老年慢性疼痛的管理
2021年03月22日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浙江医院 吴云燕

  张奶奶今年75岁,体格偏胖,1米6的个子有160斤左右,但平时身体还是挺康健的,洗衣烧饭等家务活不在话下,每天在村子里东家西家的串门,亲戚家有点啥事她总是第一个到的,空闲时下午还能去搓搓麻将。但从2020年年初开始喊腰痛,辗转于各大医院,医院的诊断是骨质疏松引起的腰痛,检查做了不少,药也吃了不少,膏药更是贴了不少,连偏方都试了不少,但腰痛依旧没见好转,时好时坏,别说干家务了,久坐都吃不消,有时去看她,也只见她扶着个腰,走起路来步履蹒跚,见谁就问哪个医院看腰痛好啊?腰痛严重影响了她的生活质量。

  也许这样的案例大家都不陌生,我们也经常听到自己周围年纪大一点人要不说肩关节痛,手抬不起来,要不说膝盖痛,爬楼梯吃不消等等,这就是慢性疼痛,一个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症状。

  慢性疼痛定义为持续1个月以上的疼痛,可引起情绪和心理紊乱,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慢性疼痛普遍存在于老年人群中, 我国老年人的慢性疼痛发生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有调查研究显示,在我国老年人中,慢性疼痛的发生率达到65%以上,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被慢性疼痛所折磨,那么如何护理老年人发生慢性疼痛呢?

  如何准确的描述自己疼痛的情况?首先要先描述自己疼痛的部位,再描述是什么样的疼痛感?比如是针刺样疼痛、酸痛、隐隐作痛、压迫样的疼痛、刀割样的疼痛或出现“一跳一跳”的搏动样的疼痛?像火烧样的疼痛?这些疼痛的形容,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变部位。

  再来就是要告知医生自己疼痛的程度。这里介绍几种简单的方法:一种是数字评分法,0~10的数字,0是没有疼痛,10是剧烈疼痛,可以根据自己的疼痛选择一个数字,比如我感觉我疼痛的时候,达到4分,影响了睡眠,这样有助于医生为您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还有一种就是语言描述法,这是最简单的,分为无痛、轻度、中度、重度疼痛,根据自己的情况描述就行。另外就是面部表情量表,一共有6张面部表情脸谱,将6张脸谱给老年人自己看,老年人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脸谱表示自己发生疼痛时的表情。

  由于老年人年龄的上升,出现身体机能的退化,内分泌功能变化、神经调节机能衰退,加之老年人基本都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如风湿性性疾病、骨质疏松、骨折、癌症等都会引起疼痛。根据描述的疼痛的情况,结合老年人的身体情况,通过医生的判断,找出引起的疼痛的病因。

  找出病因后我们要对症用药。对慢性疼痛根据不同的病因,需要采用不同的治疗,且治疗方法也较多。但对于老年人来说,老年人要优先选择无创治疗方法,尤其是药物治疗,随后可以结合其他的非药物治疗方法。药物治疗的过程当中,切记要遵医嘱用药,不能自己随便去药店买点药吃吃就好了,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就医,遵医嘱用药,避免出现药物成瘾性。

  止痛药能有效的止痛,但有的病人会对止痛药存在顾虑,部分病人认为止痛药可能会造成依赖或有更多的副反应而不愿采用,那我们应该如何管理老年人的慢性疼痛呢?

  首先,我们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做一些物理疗法:包括冷热敷、理疗、按摩;冷热敷这个最简单,我们平时自己哪里痛也会用这个方法,泡个热水袋或是贴个暖宝宝,对缓解疼痛都有一定的帮助;也可以去医院的康复科进行理疗、或是推拿、按摩等,通过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来缓解疼痛,但按摩时力度要适中。

  其次,改变体位,适当活动。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体位不动,有的年纪大的人喜欢搓麻将,一搓就一个下午,或是喜欢追剧,一看就一个下午不动,应该适当的活动,何为适当,不要一活动就搞得自己大汗淋漓的,这就活动过度了,活动让自己全身热乎乎,有微微出汗即可停止。

  再有就是情感支持。情感支持的有效止痛效果可能没那么好,但亲人的陪伴是任何药物难以比拟的。对有慢性疼痛的患者,家属一定要关心患者的需求及疼痛缓解情况,对老年人提出的需求尽量满足,多多陪伴和照顾,但也不要过多的干预患者,患者想吃止痛药就吃止痛药,想休息就休息,因为家属毕竟不能切实体会患者的感觉,就不要过多的干涉患者。

  老年人发生疼痛会有紧张感、焦虑、烦躁,感觉生活没有乐趣,甚至产生抑郁。大部分老年人都生活独立,自己照顾自己,还有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一旦出现疼痛,就会影响其生活质量,限制其日常活动,部分老年人会开始认为“自己老了没有用了”“自己开始给家庭增加负担了”等等。此时,就需要老年人自我调节。要有乐观的心态,积极应对疼痛,及时就医,在药物的辅助下缓解疼痛,再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听音乐、唱歌、看电视等,转移一些注意力,注意力集中于其他刺激而不是疼痛的感觉,这样可以减轻焦虑、减轻疼痛的感觉。


责任编辑:林辰辰
标签: 疼痛;老年人;止痛药;生活质量;病因;描述;脸谱;按摩;缓解;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