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一词越来越被重视了,话说,为了健康,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运动了,跑步绝对是最多的运动,朋友圈里晒跑步数据的逐渐代替了晒美食吃喝的,早晚街道和公园总能看到越来越多跑步者,身边越来越多的大小马拉松等跑步比赛......
不过,你做的那些运动真的有用吗?不,运动可能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28岁的上班族男性小宋,平日工作较忙,周末喜欢跑步,爬山,最近开始膝盖有点灼热、刺刺的,通常当天冰敷完,膝盖痛就好了大半,但是后来膝盖痛的频率越来越高,每次跑步爬山完的隔天就跛脚,刚开始不注意,后来越来越严重,后去医院诊断为“跑者膝”。
跑者膝就定义而言,是因为运动习惯造成一系列膝盖问题的总称,但不一定是跑步,登山,重训、骑飞轮也算,跑者膝的痛,其实包含周边韧带痛、髌骨软骨磨损痛、肌肉张力不均衡导致的痛。最常发生的2个跑者膝为髌骨疼痛症候群(PFPS)+髂胫束症候群(ITBS),其中髌骨疼痛比髂胫束症候群更常出现。髌骨是悬浮在人体两侧膝盖前方的骨头,是人体最大的「种子骨」(属于人体正常骨头,但悬浮于骨架外,需靠肌腱韧带加以连接的构造,功用为增加肌腱的力学角度(力臂长度),提高肌肉收缩效率),呈现为菱形状,上端为基部较宽、下端较尖。髌骨与股骨(也就是大腿骨)相接的地方有关节面,因此有「髌骨软骨」。大家可能对退化性关节炎较熟悉,也就是大腿骨与小腿骨的关节软骨磨损,通常50岁以上族群比较容易发生,从此膝盖一路退化下去。而髌骨软化就是髌骨的软骨磨损,讲白话文就是「年轻人、跑步人的退化性关节炎」,差别在于发生的软骨磨损位置。
跑者膝最常见的症状为膝盖周边疼痛,但又指不出、摸不到确切位置,初期时有时无,时间久了会慢慢变严重。患者常描述运动后,尤其是跑步等高冲击性运动(与地面冲击力道较多,如跑步、登山,打球、跳跃运动等。重量训练不是高冲击性运动。)后,膝盖有刺痛灼热感,休息或冰敷后通常会改善。有些人则是膝盖骨常有「喀拉、喀拉」的声音,医学上称为Crepitus,意思是膝盖旁肌肉张力不平衡,导致髌骨轨迹移动异常或髌骨软骨卡住,在久蹲、久坐后,膝盖骨会有卡住的感觉。
跑者膝高危群有哪些:包括女性、跑者、体重过重者。女性因天生骨盆结构较宽(适合生育),大腿骨角度较斜,与小腿骨形成的夹角(Q角度)就会变得很大,这种状况下,较容易使髌骨往外位移,造成软骨磨损。女性骨盆较宽,髌骨角度易过大而外翻,属于女性先天劣势。而X光、超音波检查等,适合状况严重时检查,非必须。
你可能跑了很久并没有感觉不舒服,你可能看到网上很多人试图为跑步洗白,但更可能的是,你会更早地跑来医院换关节,那么,为了自己和家人,请不要跑太久,更不要跑的太频繁,也给软骨一点点喘息和自我修复的时间,总之,运动要适度,预防“跑者膝”。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
传真:0571-85312322
邮箱:1445439526@qq.cn
扫码关注
浙江在线健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