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男孩子可能都有倚墙倒立的本事,也听过他们天真的发问“吃进的饭菜会不会从嘴里流出来呀?”慈祥的长辈总是笑着摇头。不过确实存在吃进去的食物从胃里又返回到食管的现象,这就叫胃食管反流。实际生活中,正常人饱餐后会打饱嗝、反胃,婴儿喝奶后溢奶等,这些都是胃食管反流的现象,但都是偶尔或暂时的现象,不是疾病。
正常情况下,食管下段和贲门的连接区有一段食管下括约肌,这道“闸门”使人吃进去的饭菜即使在倒立姿势时出不会从嘴里流出来。但如果“闸门”出了故障等,胃里的东西往上反流进入食管就容易多了,由此产生各种异常病态反应或损伤,就形成了胃食管反流病。
得胃食管反流病的人不少,中老年人 肥胖、吸烟、饮酒及精神压力大的人尤其容易得。该病可以长期存在并容易复发。当出现反酸 反食 烧心,恶心,打嗝,伴有酸味或苦味,咳嗽,反复发作性肺炎,无季节性哮喘,口腔溃疡或咽喉炎,胸痛,长期反复发作甚至可以引起食管狭窄 出血 穿孔。但是胃镜检查却有时候什么毛病都没有发现,看了很多医生/吃了很多药,还是会反复发作,这可怎么办呢?别担心,现在有一项检查叫做“高分辨率食管测压”以及24小时pH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是不是有“反流”。
那么这个检查怎么做呢?空腹状态下,将一根细导管通过鼻腔插入食管,平卧在检查床上,当医生给出吞咽的指令时,咽下医生喂在口中的水,一般吞咽10次就可以完成检查了,如果吞咽水的情况下食管蠕动不理想,医生会再给您喂小面包吃,再吞咽8-10次就可以啦!拔出导管后分析判断食管下括约肌的位置,接下来就可以准备24小时pH监测,方法和刚才一样,换成耳机线粗细的导管,插到食管下括约肌上方5cm的位置,然后背上和动态心电图相仿的小盒子,24个小时之后卸下机器,医生就可以判断出是不是真的有反流、反流程度如何。
那么有人要问检查难受吗,一般人做胃镜都会有控制不住的恶心,而插管也会有点难受的感觉,但是导管比胃镜细很多,不适感会轻很多哦,基本都可以耐受完成检查的。此项检查不仅可以帮助胃食管反流病的诊断,还可以发现很多其他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比如贲门失弛缓症、弥漫性食管痉挛等等,当诊断明确之后才能得到更好的治疗,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