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还记得2018年春天,那场来势凶猛的流感。你是否还记得在那个阴霾的季节里,朋友圈内传播的那篇长文,作者作为一位生活在北京的中年男子,将岳父从流感到去世的经历记录下来。令人唏嘘的是在医疗技术如此发达的当代,竟然有人会因为一场感冒而失去生命。
国家卫生健康委通告称,2017~2018年冬季我国流感病例报告数明显高于往年。2018年末依然是一个干燥寒冷的冬季,家住阿克苏市的黄女士(化名)在操办完女儿的婚事后自觉乏力不适和频繁咳嗽,心想是否因为糖尿病近期血糖控制不好。2019年1月1日,她来到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断肺炎后住院治疗。
在内分泌科住院期间,黄女士在抗感染等治疗后咳嗽逐渐加重,并且出现了发热及呼吸困难,体温最高达39℃。吸氧治疗时黄女士的血氧饱和度仅为85%左右。主管医生考虑患者肺炎加重,合并了呼吸衰竭,1月6日紧急转入了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
病毒性肺炎
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的肺部炎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大多见于冬春季节,可爆发或散发流行。易发于小儿及65岁以上老年人群。患者主要表现为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干咳等。如出现持续发热、咳嗽加重,尤其是呼吸困难时需及时就诊。
严重的低氧血症、进行性恶化的呼吸困难,高流量吸氧根本无法改善患者的缺氧,这一切表现让ICU医生意识到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一边让患者做无创呼吸机支持,一边联系放射科床边摄片。黄女士的胸片比入院时进展迅速,双肺弥漫性的渗出。
浙江医院援疆专家、重症医学科刘秉宇副主任医师(援疆身份: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等意识到患者病情急转直下,胸片就是俗称的“大白肺”。患者目前罹患重症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这是一种严重的肺炎并发症,死亡率高达60~70%,并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大白肺
刘秉宇跟患者家属交代此种疾病目前没有针对性药品,抗病毒等治疗都建立在患者肺功能的恢复,主要靠患者自己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此外,患者目前需要气管插管呼吸机治疗,如氧合进一步恶化就得靠终极治疗人工肺(ECMO),即把患者氧合差的静脉血引出来通过人工肺,将富含氧的血再次输回体内,保证患者的生命,等待病变的肺部逐渐康复。家属要求不放弃,要求尽全力抢救患者的生命。
患者的病情一直在进展,呼吸机100%的吸入氧浓度,血里的氧分压仅仅为33mmHg(正常值:80~100mmHg),这已是生命赖以继续的极限。刘秉宇等商量患者的诊疗方案,除抗感染、抗休克、稳定水电解质平衡等方案外,指导科室的医护人员规范地开展ARDS的保护性肺通气策略、肺复张及俯卧位通气新技术等ARDS至关重要的呼吸治疗方案。
通过上述治疗方案,黄女士的氧饱和度一天天改善,呼吸机的支持条件也逐渐下降,复查胸片双肺弥漫性渗出已吸收许多。1月17日患者顺利地脱离呼吸机并且拔除气管插管。看上去还略显虚弱的黄女士紧紧地握住女儿和丈夫的手,盈盈泪光从眼角滑落。目前黄女士已基本康复,转入内分泌科继续康复治疗。
刘秉宇表示:“新疆因地处内陆,经济条件及医疗设备欠发达,但危重患者的救治却不能有一丝懈怠。想尽办法积极利用现有的条件及设备,积极开展新技术,规范临床诊疗,这是援疆工作可持续开展的策略”。
作为浙江省第九期第二批组团式援疆医疗人才,刘秉宇2018年8月26日前往阿克苏开始为期一年半的医疗援疆工作。5个月的援疆工作期间,刘秉宇积极联系支援方与受援地,通过“以院包科”及“浙阿跨省医联体”的建设,借助支援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强大实力,全面助力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中心(包含ICU、CCU、EICU)学科建设与发展。帮助阿克苏地区医院重症医学中心开展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休克患者的氧代谢监测、徒手留置鼻空肠管等新技术新项目,推广浙江省ICU质控经验,规范重症医学科医疗核心质量指标监测、持续肾脏替代治疗技术管理制度、标准化流程、应急预案、人员培训授权等,并促进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治疗的规范化及标准化实施。
本文指导专家
刘秉宇
浙江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兼任浙江省ICU质量控制中心秘书、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心脏重症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浙江省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重症医学科医疗质量控制、体外膜肺生命支持技术。2017年曾获浙江医院“优秀医师”称号。2015年赴英国普利茅斯医院重症中心研修,2016年赴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科研修。
凡注有"浙江在线健康网"或电头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健康网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健康网",并保留"浙江在线健康网"的电头。